5月30日晚,由共青团福建省委、省科学技术协会、省教育厅、福建社会科学院、省学生联合会主办,我校和共青团福州市委承办的第十六届“挑战杯”福建省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闭幕式暨颁奖仪式在我校金山校区大学生活动中心举行。
会议现场
副省长常斌,中国科学院院士谢联辉,共青团福建省委书记李腾,省教育厅副厅长(正厅长级)刘健,省科学技术协会副主席史斌,福建社会科学院副院长刘小新,福建社会科学院原副院长、本届竞赛评委会主任黎昕,共青团福建省委副书记张阿峰、曾焕强,我校党委书记王建南、校长兰思仁、校党委副书记曾华平,省学生联合会主席李雨潼出席会议。
校党委书记王建南致辞
王建南代表学校致辞。他指出,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就科技创新和青年工作作出重要指示、提出明确要求,为广大青年学子投身新一轮科技革命、推进科技自立自强、加快建设科技强国提供了方向指引和根本遵循,也更加坚定了高校培养青年科技创新人才的办学方向和奋斗目标。“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被誉为中国大学生科技创新的“奥林匹克”盛会,无论是国赛还是省赛,在培养青年科技创新人才、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产生了深远影响。他希望,广大青年学子牢记嘱托,磨炼意志,增长才干,涵养情怀,积极投身科技创新的时代浪潮,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青春力量。
共青团福建省委书记李腾致辞
李腾在致辞中指出,“挑战杯”福建省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自1993年启动以来,在助力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中发挥积极作用,已逐步成为服务经济建设、服务青年发展、服务教育改革、服务产学研融合的大平台。他希望,全省广大青年学生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殷切嘱托,切实增强科创报国的志气和挑战追梦的锐气,聚焦前沿领域,大胆探索、不断创新,在科技创新的青春赛道上跑出加速度,拼出精气神。他表示,团省委将持续关心和支持青年科技创新工作,为青年创新创造成果转化铺桥铺路,让更多创新创造的种子扎根福建这片沃土,让更多优秀项目在八闽大地上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福建社会科学院原副院长、本届竞赛评委会主任黎昕点评
黎昕对赛事工作进行了点评。他从参与面与影响力、作品的科技含金量和经济社会价值、竞赛机制等三个方面分析了本届挑战杯赛事所呈现出的特点。他表示,我省“挑战杯”深深植根于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活动的土壤中,具有更加鲜明的导向性、示范性和群众性。他鼓励新时代的八闽学子在“挑战杯”的赛道上越战越勇,为打造“创新福建”贡献青春力量。
副省长常斌、中国科学院院士谢联辉为特等奖代表颁奖
共青团福建省委书记李腾、校党委书记王建南分别为竞赛一等奖代表颁奖
省教育厅副厅长(正厅长级)刘健、校长兰思仁、省科协副主席史斌、福建社会科学院副院长刘小新分别为竞赛二等奖代表颁奖
会上,常斌、谢联辉分别为竞赛特等奖代表颁奖,李腾、王建南分别为竞赛一等奖代表颁奖,刘健、兰思仁、史斌、刘小新分别为竞赛二等奖代表颁奖。每组颁奖间先后穿插了我校学生表演的舞蹈《沸腾青春》《追光》。荣获特等奖的厦门大学《智能云脑成像平台》作品团队及我校《微生物薄膜湿气发电机》作品团队还进行了路演展示。
据悉,今年3月大赛启动以来,吸引了全省61所高校1343项作品入围省赛,涵盖机械与控制、信息技术与数理、哲学与社会等7个学科领域,参与学校数、作品数均创福建省赛历年之最。经过激烈角逐,最终竞赛评审委员会评出特等奖作品25件,一等奖作品50件,二等奖作品123件,三等奖作品302件。我校参赛作品成绩喜人,荣获特等奖作品5件,一等奖作品7件,二等奖作品6件,三等奖作品2件。
省委第七巡回指导组、各参赛高校团委、获奖师生代表以及我校师生代表近500人参加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