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福建经管大讲堂第72期:Calamitous Weather, Yield Risk, and Mitigation Effect of Harvest Mechanization

来源:福建农林大学(新版)发布时间:2023-06-01作者:创建部门:福建农林大学(新版)

讲座题目:Calamitous Weather, Yield Risk, and Mitigation Effect of Harvest Mechanization

主讲人:易福金教授、博士生导师

讲座地点:经管楼314

组织单位:农林经济管理研究院、农业经济研究所

讲座时间:2023年6月2日(星期五)15:00-17:30

主讲人简介

浙江大学文科领军人才(求是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先后获得国家“万人计划”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中宣部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理论界)、国家“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江苏“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培养对象、江苏“青蓝工程”中青年学术带头人、江苏“双创”博士等称号,美国农业与应用经济学会中国分会主席(现任)、Australian Agricultural & Resource Economics Society东亚分会理事、中国农业风险管理研究会农业保险分会常务理事、中国农业经济学会青年(工作)委员会常务委员。2011年底毕业于美国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2012-2022年任职于南京农业大学,破格晋升教授,获得江苏省优秀硕士论文指导教师、校优秀博士论文指导教师、校优秀研究生导师、优秀教师。长期从事农业政策、农业风险管理、农业环境与农村发展等领域的研究。连续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EEPSEA国际合作项目、教育部项目等10余项,在农业经济相关领域的国内外学术期刊《管理世界》《经济学(季刊)》、American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Economics (AJAE)、Food Policy等发表论文近60篇,多篇研究获人大复印资料转载,以第一作者获得教育部高等学校优秀成果奖(人文社科类)。

讲座内容

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灾害性天气频发对世界粮食安全造成了重大威胁。特别是作物收获季节的过度降水已成为引致作物减产风险的重要因素。本研究利用1998–2016年中国县级层面的农业生产数据,以冬小麦收获期连续降水(连续阴雨)为例,探讨了灾害性天气对冬小麦产量风险的影响。研究发现,收获期的连续降水显著增加了冬小麦产量的下行风险,增加了冬小麦的减产概率。机械化收获通过提高作业的及时性、缩短冬小麦的收获时间,有效缓解了灾害性天气造成的冬小麦产量下行风险。异质性分析发现,机械化收获的缓解效应在交通设施发达的平原地区更为理想。这一系列结论为解决收获期灾害性天气引致农业生产风险的难题提供了新思路,也可为发展中国家制定气候变化适应策略提供参考。


转载本网文章请注明出处

返回原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