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据生态环境部科技与财务司《关于开展2022年度环境保护科学技术奖项目提名工作的通知》(科财函〔2023〕26号)和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关于开展2023年度环境保护科学技术奖项目征集工作的通知》(中环学办字〔2023〕7号)文件要求,现将我单位拟主持申报项目“姬松茸镉富集规律及其污染防控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有关内容进行公示,公示材料见附件。
公示时间:2023年5月27日至2023年5月31日
公示期间,如对公示项目持有异议的,以书面形式向我单位提出,并提供必要的证明文件。为便于核实、查证,确保实事求是、公正地处理异议,提出异议的单位或者个人应当表明真实身份,并提供联系方式。个人提出异议的,应当在书面异议材料上签署真实姓名;以单位名义提出异议的,应当加盖本单位公章。凡匿名异议和超出期限的异议原则上不予受理。
联系方式:校纪委办(83789210)、校科技处(83789230)
校科技处
2023年5月26日
附件:
项目名称:姬松茸镉富集规律及其污染防控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
申报类型:国家环境保护科学技术奖
主要完成人:刘朋虎、王义祥、陈华、林怡、苏德伟、叶菁、雷锦桂、江枝和、翁伯琦
主要完成单位:福建农林大学、福建省农科院土壤肥料研究所、福建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生态研究所
项目简介:
项目针对姬松茸镉富集及产品镉超标等突出问题,在研究姬松茸富镉规律的基础上,选育低镉姬松茸新品种,并深入开展姬松茸镉污染有效防控与高优栽培关键技术研发与应用,取得显著成效。
1. 率先研究并揭示了姬松茸的镉富集规律,首次筛选出6个与姬松茸镉吸收、转运、鳌合等相关基因((Iron-sulfur clusters transporter ATM1,Metal resistance protein YCF1,ZIP Zinc transporter, Manganese-transporting ATPase 1,Cation efflux (CE) family,metallothionein 2 (MT2)),并对相关基因进行了功能验证,发现了姬松茸菌丝生长、抗氧化酶活性、细胞生物学以及镉吸收与环境中镉含量间的响应关系,为低镉新品种定向选育及其污染有效防控技术研发提供了理论依据。
2. 率先选育出福姬5(J5))和福姬77(J77)两个低镉新品种并通过认定,其子实体平均镉含量比原主栽品种J1分别降低51%、67%、;J5、J77推广占福建省姬松茸栽培面积的63%。同时建立了一套以SSR分子标记与菌丝体表征特异性的便捷比较指标,创立了姬松茸新菌株精准、快速鉴定的新方法。
3. 改进姬松茸生产传统发酵工艺技术,发明了姬松茸培养料新型堆积发酵方法,设计并建设二次发酵的干热式菇房及自动加温调控装置,原料转化率比对照提高40%以上,燃料成本降低71%,该项专利技术先后获得福建省专利一等奖和中国专利优秀奖。
4. 以低镉姬松茸新品种为核心,集成构建了姬松茸高优栽培与镉污染防控技术体系,其中筛选出2个清镉污助剂和系列生产配方,有效防控姬松茸镉污染超标;研究并制定了防控姬松茸镉污染与高优栽培技术规范1项。通过新品种新技术的集成应用,优质姬松茸增产30%以上,节约成本投入20%以上。
本项目先后获得省级认定新品种2个,授权发明专利11件,出版学术专著2部,发表论文39篇;制定企业生产技术标准1项;累计培训技术骨干1000多人次;经同行专家评审认为该成果整体达国内同类研究领先水平,其中在姬松茸品种选育、镉富集的分子机理研究等达国际先进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