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2021年校科研成果与社会服务贡献奖评审结果的公示

来源:福建农林大学(新版)发布时间:2022-12-19作者:创建部门:new科学技术发展研究院

    根据《福建农林大学科研成果与社会服务贡献奖励试行办法(修订)》(闽农林大科20226号有关精神,经个人申报、学院推荐、职能部门形式审查共计243项成果获受理;经学校初评第三方评审机构网评、专家会评等环节,最终评审出拟获奖成果共计大类98项,其中特等奖1项、一等奖11项、二等奖32项、三等奖54项。现将拟获奖成果情况进行公示,具体见附件。公示期为2022年12月19日至2022年12月23日。

公示期内,任何单位和个人对公示的项目有异议,可按要求以书面形式向科技处提出,并提供必要的证明材料。逾期或不按要求提出的异议不予受理。我单位按有关规定对异议提出者的相关信息予以保护。

联系方式:校纪委办(83789210)

校科技处(83789230)

校社会科学处(86395215)

校社会服务处(83748758)

 

附件:2021年度福建农林大学科研成果与社会服务贡献奖拟获奖成果清单

序号

奖种

项目名称

第一完成单位

第一完成人

建议奖励等级

1

基础研究成果奖

植物生长发育的分子调控机制研究

海峡联合研究院

林文伟

特等奖

2

基础研究成果奖

睡莲基因组及其特色性状的功能研究

海峡联合研究院

唐海宝

一等奖

3

基础研究成果奖

农业昆虫小菜蛾的适应性进化机制

植物保护学院

尤士骏

一等奖

4

基础研究成果奖

染色质重塑调控植物雌配子体发育的分子机理

生命科学学院

蔡汉阳

一等奖

5

基础研究成果奖

植物向水性与根鞘营养

资源与环境学院

张仟

一等奖

6

关键核心技术成果奖

黄曲霉菌产毒致病机制及其综合防控

生命科学学院

汪世华

一等奖

7

关键核心技术成果奖

花生高油酸优质高产品种选育与推广应用

农学院

陈华

一等奖

8

科研育人业绩奖

智能园艺产业装备创新服务团队

机电工程学院

叶大鹏

一等奖

9

人文社科研究成果奖

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改革与效果评价

经济与管理学院

宁满秀

一等奖

10

人文社科研究成果奖

复杂信息环境下限制结盟合作博弈决策方法及其应用研究

经济与管理学院

杨洁

一等奖

11

人文社科研究成果奖

Collaborative profit allocation schemes for logistics enterprise coalitions with incomplete information(不完全信息下物流企业联盟的合作收益分配策略)

交通与土木工程学院

刘家财

一等奖

12

人文社科研究成果奖

PPP项目风险分摊及激励机制研究—基于风险与社会偏好理论的视角

交通与土木工程学院

王颖林

一等奖

13

基础研究成果奖

植物生长发育调控和逆境适应

海峡联合研究院

吴双

二等奖

14

基础研究成果奖

竹子基因操作体系的建立及应用

海峡联合研究院

朱强

二等奖

15

基础研究成果奖

土壤微生物胞外电子传递机制

资源与环境学院

刘星

二等奖

16

基础研究成果奖

植物蓝光受体隐花色素降解及调控m6A表观转录组的分子机制

海峡联合研究院

王琴

二等奖

17

基础研究成果奖

兰科植物系统演化与分类学

艺术学院、园林学院(合署)

李明河

二等奖

18

基础研究成果奖

毛竹开花及杨树次生木质部发育的
甲基化调控机制

海峡联合研究院

顾连峰

二等奖

19

基础研究成果奖

流感等重要动物病毒与宿主免疫系统的互作机制研究

动物科学学院(蜂学学院)

陈吉龙

二等奖

20

基础研究成果奖

藻类重要糖类化合物的挖掘和功能作用研究

食品科学学院

赵超

二等奖

21

基础研究成果奖

高质量基因组数据揭示大黄鱼免疫分子特征与功能

海洋学院

陈新华

二等奖

22

基础研究成果奖

我国南北样带尺度森林碳汇的现状、形成机理与提升技术

林学院

胡亚林

二等奖

23

基础研究成果奖

水稻与稻瘟病菌互作的机制研究

植物保护学院

鲁国东

二等奖

24

基础研究成果奖

医学影像处理与分析方法研究

计算机与信息学院

魏丽芳

二等奖

25

基础研究成果奖

激光雷达植被结构参数定量反演

资源与环境学院

骆社周

二等奖

26

基础研究成果奖

甘蔗花叶病毒侵染机制及甘蔗根际微生物鉴定研究

国家甘蔗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徐景升

二等奖

27

基础研究成果奖

纤维素纳滤膜材料的制备及其应用

材料工程学院

黄六莲

二等奖

28

基础研究成果奖

面向高盐废水资源化的新型膜制备及其离子限域传质机制

资源与环境学院

叶文媛

二等奖

29

基础研究成果奖

魔芋葡甘聚糖复合凝胶的构建及其在水产品保鲜中的应用

食品科学学院

庞杰

二等奖

30

关键核心技术成果奖

莲子淀粉品质调控关键技术的创新与应用

食品科学学院

曾红亮

二等奖

31

关键核心技术成果奖

设施型辣椒新品种选育与推广应用

农学院

官德义

二等奖

32

关键核心技术成果奖

水稻优异资源的创制与专用特种稻新品种选育

农学院

林荔辉

二等奖

33

科技成果转化奖

科技助力固原市“四个一”林草产业试验示范工程

林学院

张国防

二等奖

34

科研育人业绩奖

害虫灾变机理与生态防控

植物保护学院

尤民生

二等奖

35

人文社科研究成果奖

《乡村生态旅游研究》(专著)

国际学院

陈白璧

二等奖

36

人文社科研究成果奖

中国资本市场会计与审计问题研究

经济与管理学院

刘文军

二等奖

37

人文社科研究成果奖

有效防范金融风险的理论与政策研究

经济与管理学院

林丽琼

二等奖

38

人文社科研究成果奖

福建省优化内贸流通营商环境研究

经济与管理学院

林榅荷

二等奖

39

人文社科研究成果奖

基于BIM的装配式建筑物化阶段碳足迹研究:中国实证

交通与土木工程学院

李晓娟

二等奖

40

人文社科研究成果奖

完善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公共财政支持政策研究

经济与管理学院

洪燕真

二等奖

41

人文社科研究成果奖

中国海洋渔业政策系列研究

公共管理与法学院

郑思宁

二等奖

42

人文社科研究成果奖

农民工回乡建房行为及其福利效应系列成果

公共管理与法学院

杨国永

二等奖

43

人文社科研究成果奖

人口与能源价格如何影响中国环境污染

经济与管理学院

李坤明

二等奖

44

人文社科研究成果奖

Characterizing the toxic gaseous emissions of gasoline and diesel vehicles based on a real-world on-road investigation
(基于山地丘陵道路的汽油车和柴油车污染气体排放特性研究)

交通与土木工程学院

张兰怡

二等奖

45

基础研究成果奖

黄麻纤维品质性状的遗传与分子基础

农学院

张立武

三等奖

46

基础研究成果奖

柑橘应答缺镁、铝毒和低pH的分子生理机制及硼磷对铝毒的缓解机制

资源与环境学院

陈立松

三等奖

47

基础研究成果奖

我国主要造林树种杉木和杨树根系觅养策略及其机制研究

林学院

闫小莉

三等奖

48

基础研究成果奖

植物病原镰刀菌中致病相关蛋白的功能解析

植物保护学院

郑文辉

三等奖

49

基础研究成果奖

重金属污染农田的安全利用及修复

资源与环境学院

冯人伟

三等奖

50

基础研究成果奖

光催化-多糖复合气凝胶材料的研发和环  境净化应用研究

材料工程学院

庄建东

三等奖

51

基础研究成果奖

光固化3D打印生物基软材料中的非共价键辅助快速固液分离机制

交通与土木工程学院

邱仁辉

三等奖

52

基础研究成果奖

LED关键材料的合成及其性能提升策略

机电工程学院

吴义炳

三等奖

53

基础研究成果奖

再生季稻产量与优质形成的生理生态特性及其分子机制

生命科学学院

林文雄

三等奖

54

基础研究成果奖

辣椒抗青枯病及其与耐高温等其它过程的协同机制

农学院

何水林

三等奖

55

基础研究成果奖

生鲜及加工食品中典型食源性致病菌和腐败菌的生长、失活动态模型研究

食品科学学院

方婷

三等奖

56

基础研究成果奖

高性能溶解浆纤维的制备及其纤维素膜的导电机制研究

材料工程学院

李建国

三等奖

57

基础研究成果奖

中兽医作用机制研究与新剂型开放

动物科学学院(蜂学学院)

黄小红

三等奖

58

基础研究成果奖

崩岗侵蚀过程与机理

资源与环境学院

黄炎和

三等奖

59

基础研究成果奖

硫属复合材料的导向性设计及环境能源转化原理

资源与环境学院

吕健

三等奖

60

基础研究成果奖

数理分析中的疾病控制与预防研究

计算机与信息学院

温永仙

三等奖

61

基础研究成果奖

算子谱理论及其应用

计算机与信息学院

曾清平

三等奖

62

基础研究成果奖

百香果种质创新及其果实品质调控和抗腐机制研究

园艺学院

陈发兴

三等奖

63

基础研究成果奖

湿热环境下水致残积土滑坡的灾变机理

交通与土木工程学院

许旭堂

三等奖

64

基础研究成果奖

木质素基导电水凝胶的构筑及黏结作用机制

材料工程学院

曹石林

三等奖

65

基础研究成果奖

纤维素/金属-有机框架模板化调控ZnO光催化的增强机制研究

材料工程学院

肖禾

三等奖

66

基础研究成果奖

快速鲁棒图像匹配算法研究

计算机与信息学院

杨长才

三等奖

67

基础研究成果奖

酸性电解水对采后龙眼、蓝莓果实的保鲜效应及其作用机理研究

食品科学学院

陈艺晖

三等奖

68

基础研究成果奖

无甲醛生物质基木材胶黏剂

材料工程学院

陈奶荣

三等奖

69

基础研究成果奖

纤维素基先端材料的制备及应用基础研究

材料工程学院

卢贝丽

三等奖

70

基础研究成果奖

植物多酚生物质基调控水凝胶智能仿生材料

材料工程学院

刘凯

三等奖

71

基础研究成果奖

基于固溶体缺陷工程构筑高活性催化剂及机理

材料工程学院

陈孝云

三等奖

72

基础研究成果奖

CRISPR/Cas9创制水稻“持绿”种质及其衰老的分子机理研究

生命科学学院

缪颖

三等奖

73

关键核心技术成果奖

蜜柚优化减量施肥及柚园土壤酸化防控技术与应用

资源与环境学院

吴良泉

三等奖

74

关键核心技术成果奖

闽楠良种选育与分子生物学基础

林学院

陈世品

三等奖

75

关键核心技术成果奖

溶解浆反应性能增效与微量关键组分控制关键技术

材料工程学院

胡会超

三等奖

76

关键核心技术成果奖

土壤-水稻系统中砷形态的迁移、转化与调控技术

生命科学学院

杨桂娣

三等奖

77

关键核心技术成果奖

竹炭机械力化学-热耦合成型关键技术及其衍生物开发与利用

材料工程学院

黄彪

三等奖

78

关键核心技术成果奖

海洋环境绿叶蔬菜品种选育及智能化生产关键技术研究应用

园艺学院

钟凤林

三等奖

79

科技成果转化奖

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装备技术的应用

机电工程学院

何金成

三等奖

80

科技成果转化奖

茶园土壤改良、生态提升技术集成与示范

茶学院

高水练

三等奖

81

科研育人业绩奖

知农爱农会计人

经济管理学院

谢帮生

三等奖

82

科研育人业绩奖

食品加工与营养创新团队

食品科学学院

张怡

三等奖

83

人文社科研究成果奖

专著《村民行为与城中村集体产权重构研究》

公共管理与法学院

黄静晗

三等奖

84

人文社科研究成果奖

扶贫政策、多维贫困与返贫风险研究系列成果

公共管理与法学院

杨龙

三等奖

85

人文社科研究成果奖

乡村振兴战略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马克思主义学院

郑兴明

三等奖

86

人文社科研究成果奖

推动乡村产业绿色低碳转型的路径与建议

安溪茶学院

戴永务

三等奖

87

人文社科研究成果奖

基于健康差异的农村老年人医疗服务利用研究

公共管理与法学院

林晨蕾

三等奖

88

人文社科研究成果奖

林农专业合作社运行效率研究:以福建为例

公共管理与法学院

黄森慰

三等奖

89

人文社科研究成果奖

Does ICT Change Household Decision-making Power of the Left-behind Women(数字乡村建设背景下“扎根式流动家庭”妇女家庭决策权力变化研究)

经济与管理学院

郑旭媛

三等奖

90

人文社科研究成果奖

Interval BCC model based on variable production possibility sets(基于可变生产可能集的区间 BCC 模型)

经济与管理学院

黄衍

三等奖

91

人文社科研究成果奖

粮食应急保障体系建设值得高度重视

经济与管理学院

张俊娜

三等奖

92

人文社科研究成果奖

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研究

经济与管理学院

陈秋华

三等奖

93

人文社科研究成果奖

韧性社区应急治理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公共管理与法学院

施生旭

三等奖

94

人文社科研究成果奖

菌草援外及助力可持续发展

国家菌草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林冬梅

三等奖

95

人文社科研究成果奖

当代中国公民生态文明观价值观培育研究

马克思主义学院

罗贤宇

三等奖

96

人文社科研究成果奖

考古发现与唐代设计文化的个案研究

 风景园林与艺术学院

沈伟棠

三等奖

97

人文社科研究成果奖

“一带一路”视域下中国与南太平洋岛国经贸合作研究

经济与管理学院

庄佩芬

三等奖

98

人文社科研究成果奖

论习近平科技自主创新观及其时代价值

马克思主义学院

谭文华

三等奖



转载本网文章请注明出处

返回原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