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0日上午,我校在下安实验1号楼举行未来技术学院、海峡种业创新研究院揭牌仪式。校党委书记王建南,校长兰思仁,校党委副书记曾华平,校纪委书记邱应龙,副校长黄炎和、郑宝东、林庆藩、唐振鹏出席揭牌仪式。揭牌仪式由郑宝东副校长主持。
全体校领导共同为未来技术学院、海峡种业创新研究院揭牌
揭牌仪式上,全体校领导共同为未来技术学院、海峡种业创新研究院揭牌,标志着未来技术学院、海峡种业创新研究院开始实质性运作。
校长兰思仁代表学校致辞
兰思仁代表学校致辞。他指出,未来技术学院、海峡种业创新研究院揭牌成立是我校发展历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大事、喜事、盛事,标志着我们面向未来重塑学科体系、教学体系、创新体系又迈出了一大步。海峡联合学院、海峡联合研究院是“十二五”以来我们举全校之力、汇全校之智打造的重大平台,如何进一步推动“海峡两院”深度融入学科体系、更好促进学科发展和人才培养,发挥“海峡两院”的示范引领作用,始终是校党委、校行政高度重视、深刻思考的重大问题。经过认真谋划、深入研究,学校决定依托“海峡两院”组建未来技术学院、种业创新研究院,是顺应时代发展大势的必然选择,是服务国家战略需求的重要抓手,是锚定学校发展目标的关键举措。
他强调,一要把准目标方向,始终以新思想新理念定向导航。深学细悟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人才、“三农”工作等方面的重要论述,围绕建设高水平创新型学院和一流种业创新基地目标,把新发展理念贯穿办学建院全过程和各领域,紧跟学校决策部署,紧盯学院发展现实问题、紧抓学科建设痛点难点,系统谋划改革发展新思路、新举措,加快推进办学建院各项工作有序推进、有效落实。二要强化创新驱动,始终以走在前作表率示范引领。主动面向未来革命性、颠覆性的人才需求和技术需求,探索新形态学院办学体制,探索未来拔尖创新型农林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实质性校内外协同创新机制。充分发挥学院作为人事改革试验田和科技创新桥头堡的独特优势,全方位推动科研优势转化为教学优势、育人优势,全链条构建从基础科研到应用研究再到开发研究的种业创新体系。三要突出重点工作,始终以抓保障提质效强基赋能。把争创种业创新省实验室作为当前重中之重,加强纵向沟通、横向协作,尽最大努力争取突破。把种质资源库建设作为种业创新的重中之重和基础性工作,深入开展优良种质资源收集、挖掘和创新。广泛集聚校内外资源要素,统筹处理好学院与研究院之间、教学与科研之间、不同学科之间的关系。
据悉,根据建设规划,未来技术学院设置生物育种、生物制药、生物安全、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人工智能5个本科专业,按照交叉融合模式在相关学院招收硕士生,在农业工程一级学科博士点新增设置农林大数据二级学科博士点,争取到2025年在校生规模达2000人左右,其中研究生1200人。海峡种业创新研究院围绕海峡特色农林作物种业“卡脖子”问题,着重从粮食作物、果蔬园艺、林木花卉、水产畜禽、食用菌等方面,遴选研究团队,开展种业创新攻关。前不久,学校与大北农集团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大北农集团董事局主席邵根火博士个人捐赠的1.6亿元将支持未来技术学院、海峡种业创新研究院等建设。
机关职能部门负责人,未来技术学院、海峡种业创新研究院、海峡联合研究院领导班子成员,农学院、植物保护学院、园艺学院、林学院、生命科学学院、动物科学学院(蜂学学院)、资源与环境学院、计算机与信息学院、机电工程学院、海洋学院等单位负责人以及海峡联合研究院师生代表共计70余人参加揭牌仪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