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党委常委会研究通过新时代“金山学者”高层次人才岗位实施办法

来源:福建农林大学(新版)发布时间:2021-09-30作者:教工部/文创建部门:福建农林大学(新版)

9月30日上午,校党委书记严金静主持召开党委常委会,会议听取并审议通过了《福建农林大学新时代“金山学者”高层次人才岗位实施办法(试行)》。

新办法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和教育部《关于正确认识和规范使用高校人才称号的若干意见》等文件以及中央人才工作会议精神,结合学校实际,坚持师德师风第一标准,突出质量导向、实施分类评价,克服“五唯”倾向,建立以创新价值、能力、贡献为导向的人才评价体系,将人才计划实施的重心转移到激励和引导优秀人才围绕国家重大战略、经济社会发展和教育改革发展,履行特定岗位职责、作出创新性贡献上来,做到人才为本、信任人才、尊重人才、善待人才、包容人才,建立以信任为基础的人才使用机制,允许失败、宽容失败,鼓励科技领军人才挂帅出征。

一是优化人才岗位,加强青年人才培养。精简优化人才类型,设置三个层次六类高层次人才遴选岗位,按照岗位职责、工作业绩、实际贡献等合理确定待遇。进一步重视青年人才培养,支持青年人才挑大梁、当主角,启动金山学者高层次人才第三层次岗位遴选,根据学科特点,重点扶持具有广阔学术视野和创新思维,潜心教学科研和有发展潜力的优秀学术骨干。

二是坚持高端引领,构筑创新人才高地。围绕国家和区域重点领域、重点产业,打造具有较高影响力的高端创新团队,发挥重点学科、重点平台作用,按照“一人一策”、“一事一议”原则,实行人才梯队配套、科研条件配套、管理机制配套的特殊政策。支持实行“人才特区”建设模式,探索实行开放、灵活、有效的人才政策,给予相对独立的人事、财务权限,实行自主设岗、自主聘任的管理模式,赋予更大技术路线决定权、更大经费支配权、更大资源调度权。

三是坚持综合评价,弘扬科学家精神。坚持精准引育,克服“五唯”倾向,构建突出质量导向,重点评价学术贡献、社会贡献以及支撑人才培养情况的人才评价综合体系,充分激发引育人才教学和科研创新活力。严把人才政治关、师德关、育人关和质量关,加强对人才思想政治、意识形态、品德学风、师德师风、学术诚信、廉洁自律等方面的审查把关,坚持弘扬科学家精神。

  


转载本网文章请注明出处

返回原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