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鹏:严宽并济坚持以生为本,笃志笃行专注水产研究

来源:福建农林大学(新版)发布时间:2021-09-27作者:校报记者团 2020级人力资源专业 缪舒玲 2020级统计专业 倪梦娜/文 编辑:郑炜创建部门:福建农林大学(新版)

人物简介:梁鹏,中共党员,我校食品科学学院食品科学系主任、食品科学与工程教工党支部书记、院课程思政研究中心主任、副教授、博士生导师,2021年严家显最高奖教金获得者,校督导委员会委员(2018-2021),丹麦科技大学访问学者。长期开展大黄鱼加工方面的研究和社会服务,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等科研项目6项,发表SCI22篇,中文核心40篇,授权发明专利9项。协助完成学院“十四五”发展规划和专业认证等工作,在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等领域做出了突出贡献。先后荣获校“优秀共产党员”、校“优秀教师”、首届“金山学者”优秀教学人才青年教学之星、“校十佳班主任”、“校五四青年奖章”、“三下乡社会工作先进工作者”等荣誉称号。主要承担《食品工艺学》《水产品加工及贮藏工程专题》《高级食品化学》等本硕博课程教学任务;主要研究水产品功能性脂质的营养与安全性。


不能离开社会谈科研

梁鹏博士就读于中国海洋大学食品科学专业,师从国家教学名师汪东风教授,2013年,梁鹏博士毕业后,来到了我校食品科学学院从事教学科研工作。“既然选择在福建工作,工作就要与福建食品产业优势紧密结合。”梁鹏初到校,就加入了到我校食品科学学院水产品加工及贮藏工程方向陈丽娇老师为组长的课题组,选择研究福建优势鱼种——大黄鱼,并以大黄鱼鱼籽卵磷脂为方向开展应用基础研究。

与实验室毕业生合影

大黄鱼产业作为宁德地区的一条致富路,产值已超过一百亿,带动了当地许多渔民的经济收入,但大黄鱼加工副产物的精深加工一直以来都是行业的瓶颈问题。鱼籽作为大黄鱼主要加工副产物,因无法得到有效地加工和利用,被当作废弃物丢弃,造成了极大的资源浪费。根据《中国渔业统计年鉴》最新数据,全国大黄鱼的年产量达到了二十五万吨,而宁德的大黄鱼产量占据全国的80%以上。梁鹏及其所在课题组认为,鱼籽是一种富含蛋白、矿物质、维生素等营养物质的海洋食品原料,而且富含磷脂型的DHA和EPA,这种天然的磷脂型多不饱和脂肪酸相比甘油三酯型的多不饱和脂肪酸易被人体吸收。“但如不对鱼籽资源加以利用,是一种资源浪费,这与我们所坚持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两山理论相违背。”于是他在课题组陈丽娇老师的指导下决心攻克相关技术难题,揭开大黄鱼鱼籽卵磷脂的更多秘密。

八年来,课题组的坚持不懈收获了丰硕成果,在大黄鱼鱼籽卵磷脂、鱼油的提取、贮藏和活性功能方面取得了一系列的进展,特别是课题组在省内率先建立了大黄鱼鱼籽卵磷脂的有效提取工艺。“早在2007年,实验室用甲醇、氯仿进行鱼籽磷脂的提取,后来改用酶解方式,但是成本与效率都不尽人意。”在课题组看来,要实现绿色、无毒、无害的提取工艺技术,必须创新提取工艺,而创新的背后又离不开坚持,通过一次次尝试,他所在课题组在实验室建立了大黄鱼鱼籽卵磷脂的最优提取工艺。“实验室的条件一旦到了中试和大规模生产的时候就会发生变化。”为了确保工艺能够放大规模生产,梁鹏与课题组的程文健老师带着几十公斤的鱼籽原料,多次往返上海、河北、北京、大连等地区调研设备,经过爬坡过坎的努力后,最后选择上海震樨机电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和北京弘祥隆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的相关设备,成功验证了磷脂最优提取工艺。相关成果与国家重点龙头企业(福建岳海水产食品有限公司)合作,建立了全国第一条大黄鱼鱼籽卵磷脂提取生产线。目前,梁鹏所在课题组仍致力于改进提取工艺和品质控制方面的研究。

梁鹏认为,食品科学作为应用型学科,科研创新应紧密结合社会实际需要,不可脱离行业和消费者的需求。“一个新产品在走向市场时,要接受一个被消费者认知和认可的过程,如果步子迈得太大,可能消费者跟不上理念。涉及到成果转化应当考虑企业的发展。”他表示,目前课题组已经成功尝试将大黄鱼的鱼籽磷脂、鱼油、蛋白等有效组分加入到系列食品中,并希望国家能够尽快制订海洋相关的磷脂标准,促进富含磷脂类产品的开发。

灵动丰富的课堂教学

2016年,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新开设了《食品工艺学》课程,并将其作为专业核心课。“这门课应用性和综合性极强,对我来说是个挑战。”梁鹏表示,之前上这门课的都是资深老教师,他们拥有着极其丰富的实际生产和行业服务经验,“我在心里给自己打下了一个问号,作为年轻教师,我是否能够胜任这门课。”为了上好这门课,梁鹏经常向老教师请教问题,并与老教师们一起备课,沟通课程的重难点,实时核实课程进度和知识点,确保进度和质量达到一致,确保学生没有遗漏应学应会的知识点。

在课堂上

他始终秉持着“以学生为中心,以学习产出为导向”的教学理念,2020年,梁鹏针对《食品工艺学》开展了混合式教学,线上和线下课时各占一半,为了让学生在课堂上成为主角,梁鹏把原本需要合班的班级拆分为两个独立的小班,进行小班授课,每班人数控制在30人左右。每次开课都要固定学生的座位并分成5到6个小组,设置组长负责制,课堂上采用小组讨论的方式引导学生积极思考、运用知识。课后布置翻转作业,邀请每组代表制作PPT并上台发言,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并由老师补充点评,其他同学进行打分,成绩计入课程总成绩,这一过程显著提升了学生多方面的个人能力,也增强了学生们的自信心。“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老师责无旁贷。老师把舞台搭起来,给予学生表现的机会,学生的积极性才会真正的提高。”

组织企业和共同授课教师一起为学生评分

课堂上,梁鹏注重实际案例的分享,注重让知识更加接地气。在一堂食品罐头章节的授课中,梁鹏为了让同学们能够更直观的体会,自行购买了市场上主流的各式罐头产品分发给每个小组,让学生利用课堂所学分析每个罐头从原料筛选到产品成型的工艺;他还先后邀请到福州素天下食品有限公司、福建品鉴食品有限公司的技术工程师为同学们现场讲解企业生产罐头中遇到的实际问题,这样的授课方式受到同学们的欢迎。在每个章节学习结束之后,梁鹏常常自费为学生购买纸笔,鼓励学生通过思维导图归纳知识点,提升学习的效果。2019年,他邀请了福建冷冻食品协会和福州泽霖食品有限公司,采用学院、协会、企业三方联动的方式举办了《食品工艺学》课程创新创意大赛,比赛用海蜇为原料设计产品,年级近160个学生,积极参与的学生达到了135人,进一步加强了学生运用课程知识的能力。“我希望让学生切身体会到我们所学的东西是有用的,也是与生活密切相关的。‘学、信、用’即学会;相信;会用。这是我们要教给学生的。”课堂教学中,梁鹏通过固定学生的座位,一学期下来,不仅记住了每位学生的姓名,甚至每位学生的家乡、个人规划等都了然于心。在梁鹏看来,课堂需要“折腾”,老师只要用心规划课堂,理清教学目的与预期教学效果,课堂教学就一定会有收获。他的用心“折腾”也获得了学生的肯定,不仅出勤率极高,学生的课堂表现活跃,连续几年《食品工艺学》课程都取得优异的成绩。

相聚是一种缘分

“大家能够聚在一起便是缘分。”梁鹏感慨道。课题组亲切地称呼实验室为“橘子园”,意译“相聚是一种缘”。此次中秋,受疫情影响大家留校过节,课题组组织学生一起观看爱国影片《悬崖之上》,并给他们分发中秋月饼,让橘子们感受节日的氛围和温暖。

带领学生参加青年红色筑梦之旅

梁鹏多次指导学生参加学科竞赛,学生在“挑战杯”福建省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福建省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等比赛中屡屡获奖。为了更好地指导学生,他利用课余时间和三下乡的机会带领学生到企业调研,现场感受大黄鱼产业的发展现状,自费组织学生到洋中科教基地进行封闭式的训练,旨在让学生更加了解比赛项目,增强团队凝聚力。“梁老师会陪我们参加比赛,在一次次模拟路演的过程中给予建议与鼓励,在比赛现场给我们加油助威。”梁鹏的学生2019级农产品加工及贮藏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钟榕斌如是说。“梁老师指导学生时的耐心和细心使我们倍感温暖,同时培养了我们看待比赛结果时的得失心,引导我们在每次比赛结束后总结所思所想所得。”2020级食品科学学院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保研的硕士研究生张华丹回忆道。

除了课堂和比赛中的指导,梁鹏还曾带领学生到南京、广州、南昌、武汉、西安等地参加学术会议,鼓励学生参加国际论坛并作报告,开阔学生的学术思路。他要求学生行事须提前做好计划并付诸实践,反对空谈和说大话。梁鹏尊重学生的个性和兴趣,鼓励学术型硕士生要紧跟国际前沿,聚焦海洋磷脂方向,大胆创新,同时,还邀请更多国内外知名专家共同指导学生。对于专业型硕士生,他会带领学生到企业参观,了解行业动态。许多学生毕业后还是经常和他谈心聊天,“有一位学生科研能力很强,但她无意继续读博,于是我为她推荐了上海的一家世界500强公司,并在面试前对她进行相应的辅导,这位学生毕业后一直在这家公司工作,后来还推荐了她的男朋友考取了我的研究生。”“一位来自山西的本科生经常找我交流,她的志向是考取上海交通大学的研究生,但缺乏信心,我一直鼓励她,告诉她考前不要有太多顾虑,应该全力以赴,越努力的人运气也会越好,请她安心备考,后来这名学生顺利考取了上海交大的研究生,并第一时间给我报喜,每年教师节还给我发信息,告诉我她又进步了,令我很感动。”“有一位来自福建南平的同学,一开始的理想是硕士毕业当辅导员,当时她还在读大三,我鼓励她多看文献,通过四年的努力,这名学生后来继续留在了橘子园,研二时就完成了所有的实验,以第一作者发表了SCI2篇,其中1篇一区。未来她将继续读博深造。”谈起学生,梁鹏如数家珍,言语中充满了骄傲。“我始终相信只要学生肯努力肯吃苦肯钻研,就一定会成才的。”

新冠肺炎疫情爆发之初,不少学生选择寒假留校进行科研工作而无法回家过年,梁鹏便经常返校关心学生,与他们谈天、唠家常,期间,课题组一位硕士生充分利用假期时间,通过努力最终顺利考取了暨南大学的博士生,现在已经是2021级博士生了。“梁老师在学习、生活上对我们无微不至的关心让我感受到了家人般的温暖。”张华丹如此说道。

热心关注学生的生活与成长,躬身专注大黄鱼食品的研究,梁鹏正是这样一名温厉并存的教师。谈及未来的规划,梁鹏说:“我和课题组的老师们将有关大黄鱼的应用基础研究一直坚持下去,也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为身边的学子们提供更多帮助。”


转载本网文章请注明出处

返回原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