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层干部谈立德树人】学院院长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发布时间:2020-10-27    作者:宣传部综合编辑   

立德树人关于党的事业后继有人,关乎国家前途命运。立德树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根本任务。学校办学要始终不忘立德树人初心,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使命,以树人为核心,以立德为根本,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努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在我校开展的习近平总书记教育重要论述第二专题研讨中,学院院长结合实际,围绕“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畅谈了自己的学习心得和体会。

林学院院长马祥庆表示: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立德树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根本任务,高等学校承担着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重要使命,肩负着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以及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任。为了确保立德人根本任务在学院的落实,今后将做好以下工作:一是要提高学院老师对立德树人重要性的认识,要从为党育人和为国育才角度来看待教师的教学科研工作,探索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人才培养模式。二是深化学院改革,完善育人为本的学院管理机制。要从改革中要动力,逐步建立破除“五唯”为导向的学院绩效管理制度,将立德树人落实到学院建设的各方面,通过完善学院教师绩效分配制度,激励广大教师爱岗敬业和干事创业的积极性,推进学院内涵式发展。三是要大力加强师德师风建设,严格执行师德师风一票否决。四是坚持以教学为中心,加强“课程思政”建设,组织教师参加各类课程思政培训,发挥课堂主渠道、主阵地作用,挖掘专业中思政教育元素和功能,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五是大力开展大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将最前沿的知识转化为教学内容并传递给学生,将各类教学科研平台融合到课程教学实践中,落实2020年校企战略合作部署,推进学院与福建省经纬公司等院企合作,为本科生搭建更多的实习实训平台,提升本科生人才培养质量。

园艺学院院长陈清西表示:落实“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就必须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把立德树人的成效作为检验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始终坚定政治立场,提高政治站位,自觉肩负起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政治责任,围绕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加快推进以质量为核心的内涵式发展,以区域发展战略和服务经济社会需求为导向,着力推进创新创业教育,优化学科专业结构,完善协同育人机制,建设一流学科、一流专业,勇担服务国家战略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使命,确实提升服务社会能力。学院将以福建农业和农村经济的支柱产业——园艺业为突破点,重点围绕全省花、果、茶、菜为主的园艺作物,立足福建、面向全国,以学科选育的园艺作物新品种、研发的新技术为重点,组织师生深入基层,加大推广力度,提升社会服务品牌;与大中型企业共建实质性合作研发机构,建设现代农业综合服务示范基地;以9支校级乡村振兴技术服务团队为抓手,发挥园艺学院学科产学研特色和优势,科技助力福建省以及宁夏固原的乡村振兴、精准扶贫,推动学校事业发展主动融入到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战略和国家战略。

艺术园林学院院长张飞萍表示:教育的根本任务就是立德树人,立德为先,树人并重。大学生正处在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快速定型期,思维活跃,易受外界影响。高校在这一阶段落实好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对于完成党和人民赋予的责任使命极端重要。学院坚决贯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重点做好以下工作:一是坚持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坚定落实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充分发挥学院党委的政治核心作用,党政同心协力做好学院工作;二是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充分发挥思政课程、课程思政和典型先进人物引领作用,扎实推行三全育人,引导青年学生不负青春年华,立志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三是全方位做好大学生意识形态工作,牢牢掌握党对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四是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改革和完善学院教育评价制度,培育更多四有好老师,使他们成为人才培养过程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坚定信仰者、积极传播者和模范践行者;五是以学院搬迁旗山校区为契机,立足长远谋发展,大力推进学科专业建设,大幅改善学院教学科研条件,创建良好育人育才环境,培养更多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管理学院院长苏时鹏表示:要旗帜鲜明讲政治,真正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省委和学校党委决策部署上来,将立德树人作为检验学院办学成效的根本标准,牢记“抓不好教书育人的院长不是合格的院长”,将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记在心头、抓在手上、落在行动上。起而行之,以六个坚持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系统梳理学院立德树人过程中的问题,按照轻重缓急排出时间表,逐一改革。一是坚持以德为先。把师德师风作为评价教师素质的第一标准,明确负面清单;二是把思想品德作为学生综合素质的第一标准,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坚持特色发展,将党和国家发展需要,福建生态文明建设、乡村振兴和高质量发展跨越对工商管理人才的需要与我校学科优势和条件相结合,寻找人才培养的特点;三是坚持质量为要。从学生创新创业和实践能力培养的需要,扎实推进产学研合作,强化案例教学,严把出口质量关。四是坚持教师教学中心地位。把教书育人作为教师第一职责,突出教育教学实绩,落实教授给本科生上课制度。五是坚持改革成果制度化。按照新时代立德树人的新要求,以学生综合测评改革、教职工绩效工资分配方案改革为重点,树立好科研评价的质量和贡献导向,扎实推进制度“废改立”,全面落实学院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等任务,不断提升学院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六是坚持文化育人和兴院。加强学院历史传承和文化建设,以文化人,以文化凝聚力量,增进师生认同。

交通学院院长廖飞宇表示:新时代高校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新人。交通与土木工程学院重点从四个方面加以落实:一要健全铸魂育人新机制。在校、院党委领导下,健全教师带头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以实际行动对学生言传身教、潜移默化,同时激发学生的主体性作用,构建教师主导性与学生主体性相统一的机制。二要实施教学育人新体系。以工程专业认证为抓手,努力以评促建,深入挖掘包括课堂、实验、实践等教学各个环节中所蕴含的特有思想教育资源,课堂教学中加强爱国主义、美育教育,实验实践教学中强化劳动教育,培养艰苦奋斗精神、提高劳动素养、锤炼意志品格,形成贯穿教学全过程的相辅相成的、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相统一的新体系。三要探索“三全育人”新模式。充分发挥学院“阡陌文化”积淀的优势,在学生中厚植“工匠精神”,构建学院、企业、家庭、社会立体化育人体系,把课堂教学与阡陌艺术团、“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志愿服务、公益劳动等紧密结合,探索“三全育人”新模式。四要激励苦练本领新自觉。学院将发挥应用型学科优势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培育师生产学研协同创新能力;发挥省重点实验室“数字福建智能交通技术物联网实验室”的平台优势,以新专业“智能建造”申报为契机,探索新工科的发展路径,培养学生数字经济、智能制造、互联网视野、思维和能力;发挥我院的就业优势,激励学生苦练本领,增长才干,为国家新基建和实施双循环战略输送优秀人才。

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刘新玲表示:立德树人是对我国传统教育思想的传承与发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的本质体现,是新时代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根本要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人无德不立,育人的根本在于立德。这是人才培养的辩证法。办学就要尊重这个规律,否则就办不好学。”关于树什么人的问题,我们处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入关键期,我们培养的人应该是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是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是能够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学习总书记关于教育重要论述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立德树人中的德主要包括:共产主义理想信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华传统美德、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不仅是学校,是全社会共同的任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就是以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为着眼点,以学校、家庭和社会为载体,通过教育引导、实践养成、制度保障,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体系,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一名高校的教师,尤其是思政课教师,就要尽到教书育人、立德树人的责任,要把这种责任体现到平凡、普通、细微的教育教学之中。

安溪茶学院院长林金科表示:高校是青年成长成才的主阵地,立德树人是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校的立身之本。贯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应该强化三个方面:一要强化言传身教。高素质人才的培养造就离不开高素质的教师队伍,要把师德师风作为评价教师队伍素质的第一标准。在教书育人过程中,教师承载着传播知识、传播思想、传播真理,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新人的时代重任,尤其在理论教学、实践教学、指导科学研究方面,学生深受教师的影响。因此,教师应立人先立己,树人先树己,进而教书育人,用模范的言行举止为学生树立榜样,用高尚的品德潜移默化影响学生,用精湛的业务引领学生成长。二要树立正确的人才培养观念,强化知识教育、技能教育、素养教育三者有机结合。要使青年学生成长为能够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学生需躬行实践、消化知识、提高素养,做到知行合一、以知促行、以行求知。因此,教育要注重知识、技能、素养三者有机结合、协同推进,适应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和接班人的要求。三要强化责任担当。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新时代教育事业发展要始终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教师应强化责任担当,以人才培养为中心,以更高的境界、更强的本领、更优的作风、更好的精神状态,进一步增强服务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使命感,切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