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领导、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我是动物科学学院(蜂学学院)水产专业硕士生陈友,来自江西宜春,是一名共产党员。很荣幸能在这里分享我参与先进人物引领教育活动的心得体会。我今天发言的主题是青春心向党,吾辈当有为。
首先请允许我表达我由衷的感谢,感谢学校提供了如此有情感温度、有理性深度的学习材料,三大主题视频在大礼堂良好的视听效果的加持下,通过瞳孔、耳膜,直达心灵,调动起全身心的震撼和感动,让我在入学之初接受了一场思想、精神的洗礼,似醍醐灌顶,觉振聋发聩。
同时,感谢学院组织了新生班会、院级座谈会,大家齐聚一堂、畅谈感悟,让思维交汇,让情感交融,多角度启迪思考,全方位深化学习,让我获益匪浅。
今天,我想从《同心战“疫”》纪录片说起,因为疫情是我们每个人都绕不开的一次大考,置身其中,每个人都有切身感受。视频将我们拉回庚子年初,新型冠状病毒这个不速之客,偷袭了中华大地。所到之处,人人胆寒,家家闭户,经济发展按下“暂停键”,往年热闹的春节变得清冷。每日新增的确诊人数,铺天盖地、有真有假的信息,让我紧张、焦虑。但是很快我又平复心情、重燃信心,因为看到了敢医敢言、以行证道的钟南山院士,看到了主动请愿、冲锋在前的广大党员和基层党组织,看到了“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能胜”的人民子弟兵,看到了“万里赴戎机”、白衣为甲、逆行出征的医护人员,看到了“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捐款捐物……终于,我们等到春暖花开;终于,我们喜见山河无恙。
这次抗疫过程中有太多的故事触动人心。然而我想,作为一名研究生党员,要有更深刻的思考。情绪和情感固然是点燃奋进能量的导火索,但想要有源源不竭的动力,则需要“理性”的燃料。在党支部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的活动中,我学会了深入思考抗疫斗争所体现的精神内核,也顿时明白了学校精选学习主题的思量之深、用心之切。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抗疫斗争伟大实践再次证明,中国共产党所具有的无比坚强的领导力,是风雨来袭时中国人民最可靠的主心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所具有的显著优势,是抵御风险挑战、提高国家治理效能的根本保证。”积力之所举,则无不胜也;众智之所为,则无不成也,此次抗疫我们集中力量办大事,让世界看到了中国精神、中国力量、中国速度和中国担当。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抗疫斗争伟大实践再次证明,新中国成立以来所积累的坚实国力,是从容应对惊涛骇浪的深厚底气。”这便让我联想到在先进人物引领教育第一阶段的学习中,我们所了解到的各位榜样们。是“两弹一星”元勋邓稼先让大漠升起“蘑菇云”,是鞠躬尽瘁的林俊德院士前仆后继、献身国防科技事业,提振了中国的军事实力和国际地位。是“卫星之父”孙家栋让中国“北斗”以自主创新之力摆脱了发达国家在定位导航领域的束缚和垄断。还有我们耳熟能详又和每个人都息息相关的袁隆平院士的事迹。古语有云:“农为邦本,本固邦宁”。古语又云:“民以食为天”。是袁老年复一年、日复一日面朝黄土、心有大爱,助祖国和人民鼓起粮袋子、摆脱饥饿和贫穷,为世界粮食安全贡献智慧和力量……他们将自身领域的研究和工作做到极致,将为国为民的奉献做到极致,为增强祖国的综合国力做出了突出贡献。
疫情的大考中,我们的答卷之所以举世震惊、令人称赞,都因为中国力量的厚积薄发。国家如是,个人亦如是。人生总有许多大大小小考验,考的其实是自身综合实力。作为一名中共党员,我要将感动的情绪沉淀为爱党爱国的深厚情感,再将情感认同和理性认知一同沉淀为坚定的理想信念,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永远紧跟党走。作为一名农科类的研究生,当怀强农报国之鸿鹄志,做知行合一之奋斗者。勤勉求知、虚心问教、踏实实践,不辜负学校、学院的培养,也不负自己的初心使命。疫情的大考其实尚未结束,抗疫防疫是一场持久战,作为一名学生干部,我坚定支持并将尽力引导同学理解、支持学校学院的防控举措,讲政治、讲大局、讲团结、讲奉献,做好同学们的榜样。
习近平总书记曾说:“展望未来,我国青年一代必将大有可为,也必将大有作为。”青春心向党,吾辈当自强不息,奋发有为。
我的发言完毕,谢谢大家!